網頁

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橄欖葉的功效


營養師陳韻如表示,橄欖還有相當多的食用方式。例如將橄欖葉沖泡成茶直接喝下,可以降低血壓、利尿、降低細菌感染。而鹹橄欖則有解脹氣的功效。生橄欖加南薑樁爛,然後加鹽或加糖,是驅風消炎止渴解油膩的食品。還有鹹橄欖牛肉片是青春期青少年拉高轉骨的良方、橄欖燉雞對孕婦及胎中嬰兒同時有保健效果等,都是在家中就可以自己烹調的橄欖相關食品。

中華技術學院食品科學系副教授林娟娟解釋,橄欖製成的產品大致有兩個方向,一者為市面常見的橄欖油,一者則是針對橄欖當中的「橄欖多芬」所做的產品。包括橄欖、橄欖做成的蜜餞及橄欖酒都是這樣的產品。所謂「橄欖多芬」就是橄欖吃起來澀澀口感的來源,有抗老化、降低心血管疾病、活化生理活性的功效。

除了林娟娟教授提到的功能之外,橄欖還有預防癌症、舒適皮膚、防膽結石、以及生津止渴等多種功效,而橄欖葉也被作為保健皮膚的良方,難怪橄欖是地中海地區相當重要的一種植物,並且在希臘羅馬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了。





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

綠橄欖入菜創新料理


看得食指大動…好餓啊!



我們的橄欖品種-青橄欖


青橄欖


橄欖科的植物橄欖的果實。別名:青果、青了、忠果、諫果、山欖、甘欖白欖、黃欖、黃欖果、橄欖子、青橄欖 


可做成治療喉症的“青龍湯”,對咽喉腫痛很有療效。橄欖有一定的醫療功效,是傳統的中藥材。橄欖味甘澀酸,性平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肺利咽、生津解毒等功效。  

橄欖的特性

橄欖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。可能是在歷史記載以前,人們就開始種植橄欖;聖經上經常提到橄欖。從希臘半島,雅典石灰岩山上的記錄來看,可能是人類最早種植橄欖樹的地方。西班牙人於1769年帶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。 

  橄欖果肉含碳水化合物,和少量蛋白質、脂肪,維生素A、B1、B2、C、E、菸鹼酸,礦物質鈣、鐵、鉀、鈉、鎂、錳、鋅、銅、硒,揮發油,香樹脂醇,鞣酸等,其中鈣、鐵及維生素A含量豐富。  

  橄欖中的苦味,是由於其中所含的酚糖和油橄欖苦素。澀味是由於含有多量的鞣酸。在完全成熟時,果肉含油量達15%﹣35%,果核大約含油5%。 

  橄欖油中含飽和脂肪酸、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。橄欖油最大的營養特色是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,也就是油酸。橄欖油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、D、E、K。另有其它活性成分,如植物固醇、鯊烯、聚酚類化合物等。 


橄欖和橄欖油有諸多保健功能: 

1.保護心血管: 據研究,單不飽和脂肪酸性質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安定,所構成之脂蛋白及細胞膜不容易被氧化,而且又具有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相似之保健功能,對於體內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的代謝,有良好的效應。 
 橄欖油富含的油酸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、壞膽固醇含量,增加好膽固醇含量,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。另外,橄欖油中聚酚類化合物也有降低冠心病的功能。地中海周圍的國家,人們的脂肪和膽固醇的平均攝取量與美國相似,但心臟病罹患率卻低了很多。研究人員從地中海的飲食著手發現,這類食物含大量單不飽和脂肪酸,主要是由橄欖油而來,與含飽和脂肪酸的美式食物大不相同。 

2.預防癌症: 橄欖油中之植物固醇,可抑制腸道細胞不正常增殖,預防結腸癌。橄欖油中含高量的鯊烯,具有抑制β-羥基-β甲基戊二醯輔A還原之活性,而此與癌細胞的活化有關,如乳癌及攝護腺癌等。 

3.滋潤頭皮: 溫熱的橄欖油,對於乾性髮質和頭皮,有極佳的滋潤效果。

4.舒適皮膚: 外用橄欖油可紓緩蟲咬、發癢及瘀傷。

5.防止便秘: 橄欖油可促進腸蠕動,以紓解便秘。

6.防膽結石: 橄欖油能刺激肝臟製造膽汁,預防膽結石的形成。

7.利咽消腫: 橄欖中含有大量鞣酸、揮發油、香樹脂醇等,具有滋潤咽喉,抗炎消腫的作用。

8.生津解渴: 橄欖味道甘酸,含有大量水分及多種營養物質,能有效補充人體的體液及營養成分,具有生津止渴之效。

資料來源:孫安迪,「橄欖 生津抗炎 護心防癌」,中國時報 ,2003/09/30


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橄欖色澤大不同

為什麼橄欖顏色不大一樣呢?
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
成熟的果實

成長中的果實

通常剛從樹上採收下來的果實較為飽滿,離開樹梢之後,果實的水分很快就會蒸發,一、二天之後表皮將會產生皺紋,看起來像是「縮水」了,顏色開始變黃,置放時間越久,越近棕色。因此,如果無法立即進行食物調理,建議使用低溫冷藏或低溫配送確保果實鮮度。

★★★
提醒您:我們所採收的橄欖一般為成熟的黃綠色果實。若您需要青綠色橄欖,請務必在線上訂購頁面下方的備註欄內註明。由於寄送過程包括溫度、時間等不可控制的因素,使用常溫寄送的果實顏色可能與照片有些不同,請各位諒解,謝謝。

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邀您走一趟橄欖園



果園實景拍攝。農地位於低海拔、空氣新鮮怡人,遠離各種有害物質及污染源。園內作物以橄欖樹為主,其他尚有咖啡樹、南瓜、百香果、香蕉、竹筍、南瓜、芋頭等。

橄欖的吃法



⊙醃漬橄欖
(方法一)
用熱開水燙過橄欖果實 
用冷水浸泡去酸味
浸泡時間一至二天
三至四小時換水一次
加甘草粉冰糖醃泡

(方法二)
用鹽搓拌後變成綠色
用清水泡約一小時
用開水燙過變色即可
湯汁加甘草粉、冰糖、酸梅粉
煮過將橄欖放入煮過湯汁醃泡

方法三)
用清水泡約三、四天
放入鹽搓揉拋揚到變色
濾過酸水後泡著清水
清水泡約一天後濾乾
加甘草粉糖酸梅粉
煮過後醃泡
煮湯橄欖
豬排骨少許(不加亦可)、生橄欖少許、水以文火慢燉,直至橄欖轉為咖啡色,湯汁成褐綠色即可。
***相傳為「轉大人」的配方

⊙鹽醃

取若干新鮮橄欖,清晰乾淨後過濾乾水,放入容器,撒上一些細鹽(500克橄欖/2克鹽),然後蓋上蓋子,用力搖晃,使橄欖肉質變松,讓鹽能滲透果肉,搖晃幾分鐘後,直接放置容器裡醃製,無需倒出來,醃製第二天即可實用,風味獨特,每天早上食用1-2顆,口齒甘甜,清咽利嗓,口氣清新。注意,鹽不可放置太多,否則橄欖味道都被掩蓋了。

2012 橄欖 II


等了一年,終於等到我們的橄欖啦!
這是正在長大的橄欖,躲在葉子下面比較不會被風刮到受傷。

2012 橄欖 I

今年來了好幾個颱風,每一次都是來勢洶洶,山上風大雨大,橄欖樹的葉子落了一地,幸好順利開花結果,今年才能開賣喔!
受到風災損害的橄欖部分變得表皮粗糙,就像人的皮膚被風吹得皸裂,摸起來跟沙子一樣。